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编号:13325772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人人健康》 2019年第3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心绞痛发生率

    一般情况下,患者如果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大部分是与不良生活习惯具有紧密联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都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因此相关患者要充分了解疾病知识,切实利用有效措施缓解病情,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心绞痛发生率[1]。为分析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本院展开相关研究,如下:

    1 资料和相关方法

    1.1 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采用人院順序奇偶数随机分组,每组50例。100例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符合诊断标准。实验组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为(55.4±4.3)岁;常规组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为(57.3±4.5)岁。两组患者的—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护理方式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护理人员首先要不断优化自身专业技能,大力开展相关病情的宣传教育,告知患者关于该项疾病的相应内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其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及时告知相关医师加以处理。(2)饮食与运动护理:护理人员要科学合理的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搭配均衡,多食用易消化、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另外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情况,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告知其适当运动增加肺活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循序渐进开展相关运动。(3)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极易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告知相关家属对患者给予关爱与安慰,从而让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相关病情得以康复[2]。

    1.3 护理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心绞痛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利用QOL~BREF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数越高,护理效果越显著[4];心绞痛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人数,同时计算相应的心绞痛发生率,发生率越低,护理效果越显著。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心绞痛发生率以n(%)表示,卡方检验。生活质量评分用(x±s)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 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实验组采取心理护理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对比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4 0%)明显低于常规组(22.0%),P < 0.05,详情见表2。

    3 结论

    众所周知,如果患者相应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则患者自身就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并且患者血液中存在的血小板在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就会在其表面形成聚焦,不仅形成相应的血栓,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冠状动脉管腔造成直接堵塞,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其次,诱发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相应的心肌耗氧量得以显著增加;患者冠状动脉突然发生痉挛,影响上述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过度劳累、吸烟饮酒、暴饮暴食以及情绪波动较大等。大量实践研究表明,病发前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会加重心绞痛,发作时间也会延长。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医疗水平逐渐呈上升发展趋势,但是相应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护理质量。目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实施心理护理,科学合理的指导其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在患者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时积极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同时告知患者营养搭配均衡,多食用高蛋白以及易消化食物,合理指导其食用果导片,为患者选择热敷或按摩等形式加以护理[4]。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证: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改善患者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让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得以降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敏,孟欣,马然.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及负面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4~6.

    [2]粱建伟.程序化护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效果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 (1):72~73.

    [3]李秉秀.程序化护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内科,2016,11(1):167~169.

    [4]巴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影响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162~163, 百拇医药(黄月娇)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